铸造中国高等教育的“上海品牌”
铸造中国高等教育的“上海品牌”
上海高等教育“十一五”改革发展纪实
城市孕育了大学,大学滋养着城市,彼此“血脉相连”共荣共生,这是大学与城市相互融合的理想图景。怀揣着这份美好愿景,以内涵发展为标志的上海高等教育“十一五”启幕。
这是静水深流而又波澜壮阔的五年。
在中共上海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关心下,经过各高校和社会各方面的努力和支持,上海高等教育把握发展机遇,结合城市布局调整和功能提升,从外延的形态布局走向内涵的专业布局结构调整,使各高校明方向、上水平;围绕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广大市民的愿望,通过多种方式扩大高等教育规模,满足老百姓接受高等教育的多元需求;适应产业能级提升和科技创新要求,大力加强学科建设和提升知识创新、科技创新能力;探索和开创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和城区三区联动发展机制,促进高校与经济科技和城市发展的紧密结合;搭设平台,建立高校技术市场,推动科研成果转化……所有这些可圈可点的改革成就其核心都旨在推动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围绕人展开的改革,必定是一场“智慧持久战”——“看似寻常最奇崛,成如容易却艰辛”。今天,铺展开的这份成绩单意味着,上海高教正在用实际行动铸造中国高教版图中的“上海品牌”。用市教委副主任王奇的话说,“这些年的发展让人恍如隔世,成就令人心悦诚服,而要进一步提升则催人只争朝夕”。
精准“落子”,从“培养什么人”出发谋篇布局
人才培养,是高校的核心使命和永恒主题。对于高校而言,它的科学研究功能围绕着人才培养和教学而展开,是促进人才培养的重要手段;它的社会服务功能,在很大程度上体现在人才培养的成就上,如果一所大学培养了大量的杰出人才、社会栋梁,这就是它对于社会最有价值的服务和贡献。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使我国用相对较短的时间迅速提升了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推动了经济社会持续快速发展,带动了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成倍提高,并在未来国际科技、教育和人才竞争中抢占了先机;同时满足了人民群众接受高等教育的迫切愿望,为数以千万计的青年学子提供了有可能改变他们命运的机会,有力促进了教育公平。
然而,不容回避的是,上海高等教育面临着“内外夹击”的挑战。对外,作为国际大都市的上海,其城市经济的发展水平决定了高等教育的重要地位,上海高校如何在世界的舞台上与“一流”对话,如何在全球化的进程中建立密切交往和保持深度互动,这是考量高等教育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指标。
对内,上海正直面困扰经济发展的结构问题,着力推动经济转型,从而再次蓄势高飞。在这个重大变革中,教育因其全局性、先导性和基础性地位,必须发挥决定性作用;而高等教育义不容辞地承担着深化自身改革,使人才培养、科技创新适应经济转型要求的任务。
为更好地适应上海现代化国际大都市的城市发展目标和产业结构的发展需求,近年来上海高等教育在专业结构上进行了一定的调整,在上海适应参与国际竞争与合作、适应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专业人才培养上得到了明显提高。但是对照世界制造业重心转移、国内新的产业分工和提升产业能级,上海高校的专业设置和人才培养状况尚不能很好地为上海新兴技术产业,制造业及与之有关生产服务业、知识服务业提供人才支撑。目前,上海人才供需的突出矛盾对高校人才培养提出了新标准、新要求,迫切需要上海高校进一步加大调整力度,积极应对挑战。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高等教育必须对高职、本科、研究生教育等各个阶段的功能作用和培养目标做出精准定位,从“培养什么人”的角度出发谋篇布局。
对于本科人才培养,上海坚持以“厚基础强能力”为目标,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升国际化水平。王奇说,虽然大多数的本科生毕业后将直接走向工作岗位,但就业技能并非本科教育的根本,更重要的在于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对一些综合性大学而言,本科教育是立校之本;对上海来说,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体系中的坚固基石。为此,上海加大复合型人才培养力度,创造条件让更多学生接受双专业学习,获得双学位,引导他们参与国际交流,开拓视野。与此同时,课程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同步建设,推出一批精品课程和市级实践教学示范中心,丰富教学资源,并加强师资队伍建设,让学生接受高质量的本科教育。
研究生教育位于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高端层次。近年来,上海坚持培养一大批高素质创新型人才,锐意推进研究生教育,为创新型国家建设、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人力支撑和智力保障。随着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的变化,上海积极调整研究生培养结构,科学学位与专业学位的研究生比例逐年下降。这是一个智慧迸发,融研究与应用于一体的群体。王奇认为,培养研究生层次的人才必须通过课程教学和科学研究两个渠道,他们既是接受课程教学的学习者,也是高校参与承担国家级研究项目的生力军,因此,研究生既是受教育者,又是贡献者。
与此同时,高职教育是促进就业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保障。在上海教育主管部门的顶层设计中,高职教育以“服务为宗旨,就业为导向”一方面顺应城市经济发展的需要,另一方面承担着满足老百姓对高等教育巨大需求的重要使命。再者,职业教育也是提高从业人员职业技能、建设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的重要基础,为城市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输送着源源不断的技能型、应用型人才。上海支持高职高专学校的改革发展,不断为职业教育注入丰富内涵,让不敢抬头进校的学生昂首挺胸毕业,在提升综合素养、增进技能的同时,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和成功感,使整座城市的高等教育能级得到较大提升。
精准定位,让每所高校找到自己的参照系;分类指导,让每所高校获得适切的政府支持,为上海高等教育科学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生态环境,从“培养什么人”出发谋篇布局体现了政府的站在更高层次的审时度势。
创新“手笔”,从“怎样培养人”视角导航路线
实行先行后知的教学改革,将30%以上的专业课安排在企业一线,实行工学结合,针对高职生特点“先会做,再弄懂”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高校形态布局结构的调整给育人理念带来全新变革,多校资源的共享让一个学生由多所学校共同培养成为现实,仅松江大学城一年跨校选修总学分,就相当于又创办了一所综合型大学;
实施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9部门共同发文建立产学研联合培养研究生机制,直指传统研究生培养中的“封闭”和“脱节”两大死穴, 以合作培养研究生为抓手,“引逼”着高校从 “象牙塔”走进社会经济“主战场”;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核心使命,从高职到研究生的各个层次教育过程中,上海针对传统教育教学中的弊端,从“怎样培养人”的视角设计并导航实施路线,使得高职生学以致用、本科生后劲十足、研究生致力创新,成为创新型国家建设过程中的生力军。
经过多年的持续努力,上海已基本完成高校形态布局结构战略性调整,形成了“2+2+2+X” 的新格局,为上海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一个“2”是指北面以复旦大学为核心的杨浦知识创新区和南面以上海交通大学为核心的闵行紫竹科学园区,第二个“2”是指西面的松江大学园区和东面的南汇科教园区,第三个“2”是指奉贤大学园区和临港新城科教创新园区,“X”是指依托若干产业开放区和工业园区建设高校。结构调整不仅使上海高校办学条件与教育资源得到了整体提升,更实现了育人理念的根本变革。学生不再“一校所有”,而是“共同培养”。无论是7校共处的松江大学城、还是从上个世纪90年代就开始的西南片、东北片联合办学,都从学生的需求和学校的优势出发,以开放共享的心态推进跨校选修,让大学生在学习的同时受到不同大学的文化浸润。一个学生在校期间获得双学位或双专业的比例逐年提升,为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培养奠定了基础。
在本科教育阶段,上海还通过逐年推进的“精品课程建设”有效破解了高校教师青黄不接的难题,将课程建设与队伍锻造结合起来,积淀下一大批优秀教师的先进理念和教学方法;通过连年开展的大学生创新活动,每年投入1000万元资助1000个大学生科研创新活动项目,让一大批爱好科学、崇尚探索的大学生脱颖而出;通过招生、培养、就业“一条龙”联动机制,从为服务地方经济培养人才出发,从市场需求出发,将社会需求情况及时反馈到教育教学之中,改革课程体系和培养方式,建立调整或减招专业的灵活机制,实现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
上海高职教育在课程质量、人才培养模式方面下足工夫,不断提高人才培养水平。一批高职高专院校瞄准国际课程,引进海外师资力量,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的高端应用型人才。在上海医药高等专科学校,常驻外籍教师就有22人,中美合作护理专业教学计划和各课程大纲由中美教师共同协商制订,引进美国原版大学教材,采用国外大学护理教学手段,为提升学生在双语环境下的学习工作能力创造了良好条件。各所学校根据自身特色创造了丰富多样的工学结合教学新模式,30%以上的专业课程在企业一线进行,这一比例在重点高职院校甚至可达50%,力度之大为兄弟省市高职院校所少见,实现了教学与企业需求的紧密接轨。瞄准国际前沿,引入技术标准,实现学以致用,这是高职教学的重大突破。
2004年,宝钢集团的32位首席研究员拥有了另一个身份——上海交通大学研究生导师,高校从此诞生了享受同等学术待遇的高级技术人员。与此同时,相对应的三十多名研究生开始感受到“双导师制”带来的好处,学校和企业为他们共同制定培养方案、选择科研项目并组织论文答辩。这一模式迅速“蔓延”开来:2004年12月,上海6所高校与上海电气签定联合培养研究生协议;2005年7月,上海9部门联合下发《关于建立上海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的意见》;同年年底,首批基地隆重挂牌。
在政府的直接推动下,最直观的变化是,高校师资队伍这一“软肋”开始发生变化,高校导师和企业的高级技术人员之间有序、合理地“轮岗”机制,既让学校拥有了一批经验丰富的实践专家,又给导师们创造了走进第一线的机会,解决了长期以来高校教师“从学校到学校,从书本到书本”的状况。不可否认的是,“联合基地”的建立,也提升相关企业的社会声誉,提高其人才积聚和储备能力,并促进其增大研发投入和增强创新能力。同时,通过在基地的锻炼,研究生在深入一线参加研发的实践中培养和提高了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为了促进高校优秀研究生之间的学术交流,充分利用研究生教育的优质资源,近年来上海在众多的重点学科领域,广泛聘请国内外院士、著名学者、企事业高级专家,聚焦科学前沿和经济社会发展重大课题,在高校集中举办了40个暑期学校、60个学术论坛,为研究生搭建交流创新思维、拓展学术视野、激发创新热情的平台,使广大研究生和青年学者获益匪浅。
培养一流的人才离不开一流的师资。上海创新人才流动机制,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通过实施“东方学者计划”、“曙光计划”、“晨光计划”、“阳光计划”等,优化配置高校师资,完善师资队伍结构。在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方面,坚持人岗匹配,强化团队,重在使用,并给予科研经费配套,加强服务和管理。在青年教师培养方面,设立“上海高校选拔培养优秀青年教师科研专项基金”,近五年来资助了五千多位高校青年教师,经费总额逾亿元。如今,上海已基本形成集培养、资助、发展于一体的高度开放、流动有序、适度竞争的高校师资队伍建设循环体系。
成效显现,在心悦诚服中走向更深层的谋篇布局
上海高等教育重在积累,力在创新,志在作为。明晰而富有前瞻性的设计蓝图为上海发展高等教育赢得了先机和主动,顺应时代发展潮流的得力举措为高等教育进步提供了持久的动力。“十一五”期间,上海高等教育改革不断深入,创新成果叠现,呈现出一派蓬勃向上的气象,在“恍如隔世”般的巨大变化中令人“心悦诚服”地走向更深层的谋篇布局。
目前,上海有普通高等学校66所,在校生61.63万人。上海高校学科设置齐全,涵盖所有12个学科门类。市民子女就读大学的机会越来越多,毛入学率已超过50%。上海开展精品课程建设和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建设,评选教学名师和教学团队,提高本科教学质量。“大学生创新活动计划”实施多年来,每年均有多个项目被年度全国大学生创新论坛评为“十个我最喜欢的项目”。
在调整形态布局的8年中,上海高校在校研究生数量增长了121%,目前达到10.35万人。数量增多的同时,研究生培养质量也得到了充分保证。上海持续开展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抽检“双盲”评议工作,在学术风气欠佳的外部环境中,始终保持着较高水准。此外,上海以占全国10%的博士生数,获得了15%的全国优秀博士学位论文,优异的成绩足以自豪。
上海开展高等职业教育公共实训基地建设和民办高校教学高地建设,市教委与劳动部门、行业管理部门联合执行校企合作培养高技能人才计划,扩大校企合作平台,增设“技师学院”。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培训进一步加强,上海有5所高职高专院校进入国家级示范性高职建设(培育)学校行列,高职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多年在全国名列前茅。
随着上海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不少海外学生把上海作为留学的目的地,国外大学也主动与上海高校寻求合作。2009年,上海各普通高校招收留学生1.5万余人,全市高校共有留学生3.85万人。上海共有独立设置中外合作办学机构28个,非独立设置中外合作办学机构17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77个。通过“保增长、抓内涵”,实施上海市人民政府留学生奖学金等有力措施,上海来华留学生的数量不断增长,整体结构不断优化。
近年来,上海积极探索校区、城区、园区“三区”联动,高等教育发展与区域经济发展、产业集群布局、社会功能拓展有机融合,大力推进了科教兴市、人才强市战略,“三区联动”新格局初步形成。杨浦、闵行、松江、浦东等区已形成共识:服务高校就是服务地区,发展高校就是发展地区。“政府+高校+民企”三方资金结盟,成为“三区联动”牢固纽带。
与此同时,上海高校科研及其成果转化能力进一步提高。2006-2009年期间,上海高校通过各种渠道获得的科技总经费为252.6亿元,人文社科总经费17.5亿元,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经费累计15.95亿元;累计获国家科学技术奖最高科学技术奖1项,自然科学奖13项,技术发明奖11项,科技进步奖85项。在2006-2009年的工博会上,上海高校的交易成交额累计13.8亿元,2009年上海高校共获金、银、铜及创新奖15项,占整个工博会设奖数的38.5%。2010年,全国首个高校技术市场在上海成立,集企业技术项目需求发布、高校和科研院所科研成果供给、技术成果交易等功能于一体,推进科技成果转化产业化。
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目前,上海有东方学者80名,晨光计划受资助者396名,曙光学者729名,创新团队 37个,通过培养和引进高层次人才,遴选造就了一大批领军人物。他们承担着各类教学和科研任务,以自身的智力优势融入上海高等教育事业进程中,不断开创新的业绩。
分管高教10年来,副主任王奇始终信奉一句朴素而又极富哲理的话:“创造奇迹的人凭借的不是一时的勇气,而是把最初的那点勇气坚持到底”。这五年,是一个充满憧憬的全新开端。上海高等教育的壮丽画卷正在这座让人怦然心动的城市徐徐展开。可以看到,在“开明睿智、大气谦和”的城市精神孕育下的上海高等教育品牌,必将以更开放的胸襟乘长风破万里浪,迎来“潮平岸阔”的美好未来。因为,“我们正在从事一项伟大的事业,我们身在其位,欣逢其时,定当责无旁贷地竭尽全力。”